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

載浮載沉中……


繼續陷溺於倪匡的科幻小說海之中。……

下一個漂浮目標是俄國科幻作品「巡者四部曲」:《夜巡者》、《日巡者》、《幽巡者》、《終巡者》。

接著是重讀法國大仲馬的《基督山恩仇記》。

然後大概就已經是暑假了。^ __^

再度體會到小說的法力無邊魅力無窮,讓我戰勝了「上網成癮」。^__^



13 則留言:

披頭王 提到...

老師
看來我
真的也要
來讀倪匡了

匿名 提到...

香菇:
端午節記得吃肯德雞呀
不要忘了習俗

屈原

香姑 提到...

披頭王
純粹是個人的閱讀喜好。
你在百般無聊時也可一讀。^^



屈原
端午潛水之後,
別忘了自己划龍舟回來,
省得別人還要打撈你。^^

匿名 提到...

我偷懶,兩篇一起回應。^___^。

文字書不會消失,
不過休閒類的印量已經有逐漸減少的趨勢;
整體大約減了3-4成。

不來電的時候,
才是文字書獨霸天下的唯一時刻。

電子書崛起,
對傳統閱讀習性的影響越來越明顯。
有些文字書業者,
早在六年前就已經開始網路規劃轉型,
上下游都正處於渾沌不明的陣痛狀態。

網路書店整合完成,出版業更是淒慘。

網路興起,文字創作的生態也跟著驟然改變。
透過網路,非專業寫手不必透過出版經紀,
也可以有機會一夕成名。
前陣子爆紅的超商女部落客,就是其中一種。
彎彎其實一開始也是,
嫣紅更是年輕一代的網路偶像。

出版業的冬天已經來臨了,春天?不提也罷。

倪匡,我手邊就只有一本「紅月亮」。
其他看過的都忘了。^___^。

匿名 提到...

艷紅的部落
http://tw.streetvoice.com/profile/home.asp?sd=1709

超商女是英國部落,我沒有留下資料。^___^。

匿名 提到...

下一個漂浮目標是俄國科幻作品「巡者四部曲」:《夜巡者》、《日巡者》、《幽巡者》、《終巡者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很少看俄國的現代小說
這巡者系列也是一看就上癮
但是如果先看電影
你一定會很EO4
電影真的很難看

香姑 提到...

老人家
你的回應很深入專業耶,揖拜。

網路的發達不只影響了閱讀習慣,還影響了書寫習慣呢,我還真不習慣現在小孩子短短一句話裡就錯好幾個字呢。

還有,網路興起,造成人人是作家,這個影響創作的因素還真巨大啊。

雖然電子書超越傳統印刷品,但其實也帶動另一種商機,那些網路紅人,最後還是將自己的作品以印刷品形式出版啊。

我想網路書店的崛起,其實受害最大的不是出版業,畢竟網路書店的商品來源還是來自出版業的提供,其實店面型態的書店受害最大,台灣之光誠品書店就是最好的例子,不是幾乎就撐不住,還要跟出版社談條件,吃死出版社來維持生存?而誠品的困境就是來自網路書店的蓬勃發展,誠品的商業觸覺、應變還是太慢了……。

又:謝謝你提供網址,過去逛了,心得是:我是LKK了,年輕人真有創意。


深山阿文
謝謝提供閱讀觀賞心得。^ ^

倪匡的小說也是不適合改編成電影,
也是一堆人罵暗。

我家美少女說
倪匡的小說只適合改編成卡通。

匿名 提到...

有時候我也不太習慣,網路上常常一堆錯字,特別是「在、再」不分;火星文還有些創意,錯字就真的比較說不過去了...><

香姑 提到...

阿寬
我看現在很多的錯字,
以後會因為「積非成俗」
變成正確的字來用。

匿名 提到...

魚兒喜歡倪匡早期的科幻小說。
尤其是遠景出版社那一套,看再多次也不怨倦。
後期的內容扎實性不足是讓魚兒起反感的主因。

《基督山恩仇記》,記得初體驗是在國小高年級的時候,就列為喜愛書籍名單中。
之後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再次拿起來回味。
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,此書帶給心理的感受也隨著當下專注的方向而有所變化。

香姑 提到...

魚兒
倪匡是多產作家,作品良窳不一,
我大概只看他的衛斯理系列,
而且衛斯理系列
大概也只有前半部的作品較佳而已。

至於基《基督山恩仇記》,
說它是曠世絕作,是不為過的,
學生時代看完,
我還去買了一套送同學呢。

我想這套書的魅力,
就如金庸武俠小說在華人世界,
吸引力無窮!
我現在正重看中,
這次看的譯本也是遠流的,
和以前看的不同出版社。

匿名 提到...

說到金庸,對魚兒的吸引力、連展性更大。
故事內容鋪陳大家都知道他的高明,不用我多說。
魚兒要說的是這整一套結合正野史的小說,讓歷史不陳悶無趣,也引發了我對與歷史有相關聯性的小說故事的興趣。
每回上圖書館搬書,高陽的作品一定會在其中,因為魚兒看中的是高陽書中的歷史人物故事。(雖然朋友都說看那舊書多悶啊)

香姑 提到...

魚兒
金庸武俠大師的吸引力,
只要在網路上打個關鍵字,
保證搜尋不完。
我就買了整套的金庸作品,
放在書架最顯眼最好拿的地方,
以便隨時再閱讀。

至於高陽的歷史小說,
年輕時看過報紙的連載而已,
倒沒有特別去閱讀,
所以無從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