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反其道而行,好好利用火熱陽光曬書,把蠹魚殺光光。曝曬完成的書籍,觸摸時猶有一股日光餘溫,乾爽舒服。
這些在火熱陽光底下烤曬的書籍,其實大部分是從納莉颱風大淹水的災難中搶撈回來的。
除了88年的九二一大地震,相信90年九月十七日的納莉颱風,也是許多台灣人痛的記憶之一。納莉颱風,我校水淹一層樓高,好像停課了一、兩星期,我放在學校眷屬宿舍的書籍,幾乎全部「泡湯」,搶救回來的少數書籍,雖然經過烘乾,仍然慢慢發霉長蠹魚。
泡湯的書籍還要撈起來,當然是因為不能丟,怎再容許被蠹魚啃蝕?所以曬書成了每年夏天例行故事,一面曬書,一面翻書也成了每年夏天的風景。
喜歡不斷買書,卻不一定都看,經常都只是隨意翻翻,這就像女人買衣服,經常是一個意念的作祟,買了高興,卻不一定把它穿出門。淹水之後,非必要,儘量不買書,畢竟重複的曬書是一項大麻煩事,搬動時更是恐怖的負擔,房子空間也被填滿,圍城令人窒息。
但免不了想到時總要翻一翻,書本的世界,比現實世界迷人多了,我喜歡閱讀時那種渾然忘世的單純快樂。勉勵自己永遠是一隻「綠蠹魚-read it」,為樂趣而閱讀,汲取知識之外,也能享受閱讀樂趣。
或許你早已知道,但我仍然很熱情的向你報報:遠流博識網有個「綠蠹魚森林」網頁,由蠹魚頭傅月庵(林皎宏)主持,是愛書人的快樂天堂,各位可前往一遊。
蠹魚列隊與陽光正面廝殺
有陽光有風的日子是理想的曬書日,風會幫你翻書喔。
納莉颱風淹水印記。
7 則留言:
最後一張看起來是古書的樣子
北堂書鈔,大陸翻印本。
呵呵~~
香姑也喜愛買書喔!
看妳曬書的陣仗有夠大喔!
我和父親也很喜愛買書,
但自從搬家後,開始為書籍沒地方放而傷腦筋煩惱了,也不敢再買書了。
書本的世界,比現實世界迷人多了,我喜歡閱讀時那種渾然忘世的單純快樂。勉勵自己永遠是一隻「綠蠹魚-read it」,為樂趣而閱讀,汲取知識之外,也能享受閱讀樂趣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嗯!我有同感。
阿茵:
買書時很爽快,搬家時不痛快。
在台北念書時,
每搬一次家,丢一次書;
結婚時丟了一車的書;
納莉颱風時,淹了一屋子的書,
面對泡在爛泥的書,嚎啕大哭,
因為很多絕版書,就此泡湯了,
我家老爹告訴我人沒有絕版就好。
嗯,因此我想開了,儘量不買書了,
現在玩部落格,也比較沒時間看書了。
但還是會心癢,又會把他們從書店拎回來。
老毛病,改不了了。^^
香姑:
我父親是苦讀出身,常感嘆年輕時沒機會多讀書,因此熱愛買書看書,現在都八十四歲了仍熱愛看書,他有一屋子的書,大部份是絕版日文書籍,也有漢文古書一大堆的,每年曬書是例行的工作,搬那些書真是累人。
搬家的時候,有些書籍扉頁都已經脫落,翻到爛了,他也捨不得丟掉,他說這些絕版書都是傳家之寶,可惜,我們六個子女沒有幾人會日文及古漢文。這次趁搬家時,把父親的一些捨不得丟掉的破舊書丟掉了。
以前,挺愛逛書籍也買了一大堆的書,搬到中部後,每次回南部舊居,都順便搬一兩籍書籍隨車子上來,搬了好多次才搬光,可是新居沒有地方放書籍,只好一箱箱地疊在牆角,每次看電視報導發生火災時,家人就會唸,書那麼多,萬一發生火災時要怎麼辦?只能沈默以對,真是傷腦筋!現在也不大敢買書了。
阿茵:
令尊愛書的熱情,稍稍可體會,
我大概也是那種補償心情,
小時候,只要看到有字的東西,
一定拿起來閱讀,
那大概是填飽對知識的渴望吧。
對愛書人來說,
搬書大概是必然的痛苦,
沒有空間放,更是痛苦,
丟不丟都要下決定,真是痛苦不堪,
還是少買吧,多利用圖書館吧。
忍痛把父親的古書丟了,
是可惜也是心痛!
或許可捐贈、或書籍交換。
要防火,大概只能「藏諸石室」了。^^
張貼留言